Nature Microbiology | 研究揭示精胺介导稻瘟病菌侵染水稻叶片的新机制!
多胺是微生物中普遍存在且必不可少的氨基酸衍生物,但并非所有真菌都能形成或需要精胺。有趣的是LC-MRM检测到稻瘟病菌菌丝体中存在精胺,并且较早的一项研究证明孢子中的内源性多胺(包括精胺)在形成附着胞时被动员(Nature Communications | 稻瘟病菌的细胞核效应蛋白通过转录重编程调控宿主免疫!近5年56篇高水平文章!Nick Talbot院士团队在水稻抗病领域取得一系列进展!)。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了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Richard A. Wilson 课题组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题为Spermine-mediated tight sealing of the Magnaporthe oryzae appressorial pore–rice leaf surface interface的研究论文,本研究假设M. oryzae保留了从必需的多胺亚精胺中合成可分配的多胺亚精胺的能力,这是由于在水稻感染过程中未明确的作用。为了研究这一点,本文首先试图筛选和鉴定同源的M. oryzae精胺合酶编码基因SPS1。
细胞粘附介导了许多重要的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在毁灭性的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中,功能强大的富含糖蛋白的粘液将黑化和加压呈拱形的侵染细胞(即附着胞)附着在水稻叶表面。巨大的内部膨胀压力作用于侵入钉,该侵入钉从附着胞基部的未变黑的薄壁孔中冒出,迫使其穿过叶片的表皮,在此处它延长了下层表皮细胞中的侵入性菌丝,黏液封闭在附着孔周围有利于膨胀的形成,但是黏液分泌和附着胞黏附的分子基础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了精胺在通过减轻附着胞中的内质网(ER)压力促进黏液生成中,发挥了意想不到和唯一的作用。缺乏精胺合酶编码基因SPS1的突变菌株完成了附着胞发育的所有阶段,包括侵入钉的形成,但是由于附着胞黏附的减少,导致溶质泄漏,使表皮渗透失败。从机制上讲,精胺抑制了NADPH氧化酶-1(Nox1)产生的脱靶氧自由基,否则会引起内质网应激和未折叠的蛋白质反应,从而严重减少粘多糖的分泌。科研人员的结果表明,通过ER的氧化还原缓冲作用的精胺代谢可加强附着胞黏附和水稻细胞入侵,并提供对宿主植物感染至关重要过程的见解。
图2 | 附着胞黏液的产生和粘附需要SPS1
图3 | 精胺是附着胞粘液产生,粘附和渗透所必需的
图4 | 精胺缓冲Nox1产生的ROS,以减轻ER压力并促进粘液分泌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往期回顾”
eLife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通过宿主反应的遗传结构揭示了丛枝菌根对玉米栽培的重要性!
Science | 重磅!北卡教堂山分校揭示微生物群与根内皮的协调支持植物营养平衡!
Science Advances | 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揭示植物维管病原菌致病方式转换的“开关”
喜欢就转发、收藏,点“在看”